肛周脓肿急性期具有急骤发病和红肿热痛的特点,一般不难诊断。有一些脓肿由于感染轻、病人抵抗力强者可不出现明显的急性期,只是在清洗肛门时偶然摸到一个小硬块,这就要与肛周其他肿块相鉴别。脓肿所形成的肿块质地较软、表面光滑、四周界线清楚,往往在肿块与肛门之间可扪及一条硬索,用消毒针筒穿刺抽吸有脓液油出时即可诊断。需要鉴别的有:
1、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蓝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此病发生在经产妇女,在会阴和肛门外侧可扪及境界不清的隆起肿物,质地较硬,此肿块每当月经前开始肿胀疼痛,月经干净后症状逐渐缓解,与月经同步呈周期性发作,多无全身症状。
3、慢性增生性肿块 此类肿块多由异物刺激引起组织增生而形成。肿块质地坚硬、界线清楚、不化脓。这种病例较少,大多在手术后才能诊断。
4、肛旁脂肪瘤 位于肛周皮下组织内,大多是单发孤立的,表面呈结节状。由于皮肤纤维延伸、脂肪间呈分叶状,触摸时柔软、活动、无疼痛。
5、肛旁血管瘤 肿块界线不清,柔软,有压缩性和膨胀性特点,皮肤上有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擦破后可,引起多量出血。
6、异物引起的炎性肿块 临床上曾多次发现有缝衣针、鱼刺、芦柴片等异物刺出肛门,在肛周形成肿块。感染化脓时肿痛,炎症控制后好转,这类肿块只有在术中才能鉴别。
(实习编辑:萧锡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虽然人群中准确的发病率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和生活习惯、职业等因素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擅长领域: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结直肠肿瘤的腹腔镜手术,特别是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擅长领域: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疗系。2004年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生班毕业。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要从事肛肠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天津滨江医院、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修学习及日本国高野大肠肛门病院、东京中央社会保险医院研修学习。临床工作近30年来,对结、直肠肿瘤、炎性肠病,尤其是痔疮、肛瘘、肛裂、直肠脱垂、出口梗阻性便秘等肛门良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微创手术及内窥镜下的诊断与手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2001年在深圳地区首先引进并开展了PPH手术,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痔套扎术”;“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及“超声刀痔切除术” 等一系列微创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及社会效果。学术科研方面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撰写并发表专著一部。被中华医学会肛肠学组邀请参加美国《结肠与直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四、第五版的翻译工作。主持及参与《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擅长领域:结肠癌,直肠癌,高位复杂肛瘘,肛裂及痔疮的微创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前突,各型便秘的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