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型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痔外静脉丛的血栓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常因便秘、排便、咳嗽、用力过猛或持续剧烈运动后,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肛门缘皮下,形成圆形或卵圆形血块而为血栓型外痔。血栓型外痔的内缘住肛门内,外缘在肛门部皮下。血块大小可自几mm至2-5cm。
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肛门缘忽然出现圆形肿块,伴有剧烈疼痛,行走不便,坐立不安,因括约肌痉挛,感觉肛门坠胀不适。排粪时痛胀加重。检查时可见肛缘圆形肿块,暗紫色,界限清楚,可移动,较硬,触痛明显。
治疗血栓型外痔,首先应嘱患者静卧休息。禁食辛辣食物,不宜饮酒,口服麻仁丸等缓泻药,使排粪通畅。肛门部热水坐浴,促使血栓吸收。并可外敷金黄散、消炎止痛膏,使括约肌松弛,血块吸收消散,减轻肿胀疼痛。
血栓型外痔在发病l-3天内,疼痛剧烈,肿块没有缩小趋势者,应及时有效地施行手术。血栓型外痔手术是摘除术,有两种方法:
1、患者侧卧位,局部浸润麻醉后,在痔核上作放射状切口,用手指将血块挤出。
2、血栓较大。或血栓周围有粘连,在切开皮肤后,用小弯剪刀行锐性分离,将血栓完整地摘除。术后应仔细检查创口,取净血栓。血栓大者,应切除部分皮肤,以免术后遗留皮赘。术中出血可用纱布压迫数分钟,如仍出血不止,应行结扎。术后伤口覆盖黄连素油纱条,敷料固定保护。排粪后热水坐浴,创口再放敷料,直至创口愈合。
血栓型外痔的发展一般有4种转归:
1、数日后血块吸收,疼痛渐止,肿消自愈。
2、经坐浴、药物治疗后,肿势渐迟,疼痛日减,但遗留结缔组织型外痔。
3、血块过大者,致肛周皮肤缺血坏死,溃破血块自行排出,伤口自愈。
(实习编辑:萧锡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