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也在趋于年轻化,白领成为潜在的高发人群。近日,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北京肿瘤登记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共报告结直肠癌也就是俗称的大肠癌新发病例3994例,从2000-2009年,发病率从十万分之十六点三四增长到十万分之三十二点二七,经年龄调整后,年平均增长5.58%。
目前,作为北京市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种之一,结直肠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第二位的高发恶性肿瘤。
“导致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结构的改变,罪魁祸首就是‘三高一低’的西方化饮食。另外,如果结直肠上长了息肉,不处理的话,80%以上会转化为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胃肠科病房主任周志祥指出。
●数据显示
男女比例 118:100 男性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十四点六八,
女性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九点八二
地域比例 城区发病率 十万分之三十五点一八,郊区 十万分之十四点零三
结直肠癌·诱因
饮食结构改变
“三高一低”是祸首
说到大肠癌,周志祥主任说,首先要做个名词的解释,大肠癌是以前的说法,所以老百姓还都这样叫,但是目前医学上称之为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罪魁祸首是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就是‘三高一低’的西方化饮食。其中三高就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一低则是低纤维,也就是说结直肠癌是一个‘富贵病’。”周志祥主任介绍,吃的越精细也就越易患病,而这也成为城区发病率远高于郊区的重要因素。
“三高”的饮食结构会刺激胆汁的分泌,然后在细菌作用下,形成二级胆酸,这样会对黏膜造成刺激,同时因为缺少纤维,所以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延长,造成肠道对废物再次吸收,那么致癌物就会长时间刺激肠壁,就可能导致癌变。
其他诱发因素:便秘、活动少、抽烟、肥胖、糖尿病、食品安全的下降、环境的污染等
结直肠癌·人群
50岁是“主力军” 白领存潜在危险
据了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在60岁左右,而我国则是“年轻”了10年,在50岁左右。据悉,在2000年,本市结直肠癌人群的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二十,而2009年则提高到了十万分之三十二左右,十年间翻了一番。
此外,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也在趋于年轻化,白领成为潜在的高发人群。“最主要是这些人群的饮食不仅是三高一低,且经常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另外,他们活动比较少。”周志祥主任表示。
更易患大肠癌的人群
肥胖、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者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有结肠息肉病史者
3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
结直肠癌·基因
父母50岁前患病 子女危险系数高
除了饮食的诱发因素外,大肠癌也有一定的遗传性。“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占5%-10%,属于基因的突变。”周志祥主任说道。
临床上有诊断标准,也被称为“3-2-1-0”,也就是说至少3个家系成员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或相关肿瘤,其中1人应为其他2人的一级亲属;至少连续2代受累;至少1人诊断年龄低于50岁。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家族性息肉病, 也就是说父母有一个得病,那么子女患病几率就达到50%,并且多在40岁以后发生癌变。不过,这种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所占比例不到1%。
结直肠癌·散发 息肉不处理 80%以上可变癌
虽然结直肠癌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是,大多患者都是散发的,而且与结直肠息肉有关。“我们碰到很多病人,都说原来就是长了一个息肉,但没想到会转化成癌。别小看这息肉,如果不处理的话,80%以上会变癌。”周志祥主任说。
“一般来说,息肉平均经过8年的时间就会转化为癌,快的可能三五年,慢的则可能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有的并没有经过息肉这一阶段。”周志祥主任说道。
可发生恶变的息肉类型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的几率最大,尤以绒毛状腺瘤为主
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炎性刺激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一般情况下不恶变,但如果炎症反复发作,长期刺激,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癌变。
●专家提醒 “三高”摄入应减量 纤维素不可少
“平时,我们的‘三高’摄入应减量,增加纤维的摄入。特别是膳食纤维就像我们肠道的‘清洁工’,可清洗肠道,减少肠道致癌物的停留时间。”周志祥主任指出。
比如根据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算的话,我们每天所吃得最多的应是富膳食纤维的蔬菜与水果,分别为300-500克及200-400克。而对于富含蛋白及脂肪的鱼、禽等动物性食物每天的量则应控制在125克-225克。
高危人群每年查 发现息肉早切除
“如果发现了结直肠息肉就不能‘姑息’,像欧美等国家就是由于普查及重视了预防,所以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大大减少了。”周志祥主任提醒道。
另外,对近期有进行性消瘦或大便习惯改变者,如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相交替,排便时疼痛,大便变细、带血或黏液等,均应警惕肠癌,及早到医院检查。
什么人需做结直肠癌的体检
一般的普通人40岁后可每年进行肛门指诊及便潜血检查
50岁后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5年-10年进行钡灌肠检查结合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从40岁起每3-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责任编辑:韩欢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