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了十二指肠后,如果体重不增加,可能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慢性胃炎、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导致的,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机体摄入的蛋白质和热量长期严重不足,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这会影响食欲中枢的功能,进而影响体重增加。补充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可改善此现象。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炎症会导致胃部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3.吸收不良综合征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于小肠黏膜结构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包括水溶性维生素B族缺乏,此时会影响脂肪、糖类及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导致这些物质从粪便中丢失。针对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可通过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AD胶丸等予以补充。
4.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回肠末端呈串珠样改变,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当病变累及到回盲瓣时,就会出现右下腹疼痛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中的IgM水平升高,进而抑制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患者需要接受化学疗法以控制病情,常用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并保持均衡饮食,同时注意是否有贫血的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加潜血试验以及血生化检查进一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